,大宋臣民心中永远的执念。
它的意义已不止是战略要地那么简单,它是大宋百年耻辱的标志,它是汉人民族尊严的一杆大旗,它还是唐末五代十国后,贯穿各地割据势力历史始末的一段悲惨史书。
今日,此刻,它正式回归中原王朝。
像久别母亲的游子,衣衫褴褛一事无成地回到了故乡。
没人嫌弃,没人鄙夷,回来就好。
故乡只有美酒,洗涤游子身上多年的灰尘,伴随着多年的屈辱与不易,与美酒一同入喉,随风散去。
千名禁军嘶声欢呼,吼到喉咙沙哑失声,仍止不住将士们兴奋激动的情绪。
渐渐地,整座城池仿佛被点燃了似的,许多渐渐认同中原大宋的汉人百姓们走上街头,城内处处传来敲锣打鼓声。
越来越多的商铺,有的开门迎客,有的关门与家人庆祝,人们从自己的家里走出来,互相搂抱行礼。
都是普通的百姓,他们或许并不太明白“家国”的概念,但他们却隐隐知道,期盼百年的太平年月,快来了。
府衙外,兴奋嘶吼许久的许将终于渐渐平复了情绪,然后整了整衣冠,非常突然地朝赵孝骞长揖一礼。
赵孝骞吓了一跳,急忙避开:“啥意思?”
许将直起身,目光灼热地注视着他,加重了语气道:“我大宋能收复燕云,皆因子安之功,老夫这一礼,子安可坦然受之。”
“我不受!你存心折我的寿数,刚才你那一下,我至少短命两个月!”赵孝骞笑嘻嘻没个正经。
“子安,可曾想过,如果大宋没有你,官家和天下臣民焉有今日之喜?”许将突然认真地问道。
赵孝骞神情怔忪,刹那间前世今生的种种,在他脑海里不停闪过。
是啊,如果没有他的到来,大宋的今日将是什么模样?
大概,朝堂上还是新党旧党打个头破血流,赵煦忙着制衡朝局,忙着艰难地推行新政,忙着游走于辽夏吐蕃这些强大邻国之间,对外不得不忍气吞声。
民间的百姓埋头奔波于生计,勾栏里的歌女咿咿呀呀,依依北望唱着后庭花,权贵们奢靡而风雅,享乐之余抽点空闲赋词一首,顺手嗟叹一下家国情怀,叶公好龙一般羡慕一下边塞的金戈铁马。
大约,这才是真正的大宋吧。
没有赵孝骞的大宋。
谁能想到,萦绕大宋百年的执念,燕云十六州,居然就这样被大宋收复了。
百年一梦,千年魂归。
赵孝骞从史书的冰冷文字里抬起头,恍惚之时,已变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