嬢倒吸了一口凉气。
老板娘笑着道:“贵是贵,不过那个房子还有点安逸,青砖瓦房,一楼铺面租出去,二楼还可以住人。”
周砚若有所思,这年代花六千买栋楼肯定不算便宜。
万元户在全国都属于有钱人的年代,能拿出六千块买房的,肯定是挣了钱的个体户。
不过现在饭店一天的纯利润有近二百元,省着点花,一个月能攒下来五千多。
一个月挣的钱能在嘉州买栋楼!
这么一算,好像就不算贵!
有人买卖,说明政策上行得通。
而且板厂街离东大街不远,价格有差距,应该也不至于相差太悬殊。
这倒是愈发坚定了周砚来嘉州买楼的决心。
这年代,首都偏一点的四合院其实价格应该也和这差不多。
可说出来不怕被笑话,上辈子他都没去过首都。
现在人生地不熟的,让他揣几千块钱,坐几天几夜的火车北上去买房,可能路上就被吃的骨头渣渣都不剩。
嘉州就不一样了,小叔现在是武装部部长,正儿八经副科级干部,至少有啥事能帮他撑撑腰,不至于被人给欺负了。
当然,嘉州置业上限很低,弄一栋就够,等他手里有了钱,置业肯定还是往蓉城走。
蓉城他也熟啊,闭着眼睛往太古里、春熙路、金融城买就行。
也不是非得北上广深。
他心态好,小富即安,没那么大野心。
周沫沫今年三岁半,周砚目标就是争取让她在嘉州念上小学,在蓉城念上初中,要是能进七中,那考大学不是有手就行?
赵嬢嬢和老周同志不懂这些,他这个当哥的肯定要帮她先考虑着。
周砚也不期望她以后能有多大出息,但希望她在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能够有更多选择的余地。
两笼烧麦下肚,一家人都吃饱了。
周砚结了账,把蒸笼和蘸碟给送了回去。
“说了放那我去收就好了嘛,还麻烦你端过来。”嬢嬢接过蒸笼,笑着说道。
“顺手的事情。”周砚笑了笑,随口问道:“嬢嬢,你们老板这个房子是自己买的吗?还是租的哦?我也想来东大街做点小生意,想打听一下行情。”
嬢嬢小声道:“这房子我们老板买的,自己的门市,你要是租的话,一孔这么大的门市少说也要十五块。”
“你晓得他买了好多钱吗?”周砚也降了几分声音。
“不晓得。”嬢嬢摇头,又往码头方向看了一眼,“我们老板前两天提了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