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至尊曲 > 第六百一十四回 恶因

第六百一十四回 恶因(4 / 5)

招财进宝,这些需要通过道士来奏请或召请天地间的神灵仙鬼来实现的。没有道门徒的通神,就无法济生度死。

《金箓大斋启盟仪》称“道口所先,莫近乎斋。斋者甚多,大同小异,功德甚重,实能贯通乎上下,以归于最上一乘也。其威仪节度总二百四十条,秘于三元宫中,造端举要,以诏后学。由是观之,则所谓动天地,感仙鬼神灵,福邦国,济幽显,舍此道,则何以哉”。

其上意思是道门的科仪名目繁多,但都大同小异,上可通达神灵仙人世界,下可以到达幽冥境界,都可以达到沟通神灵、人、仙鬼的关系,使道门信徒的祈求和愿望能够通达到天界的最高处,也能够达到幽界的最深处。

可见,道门仪式的最大功能,就是可以感应神灵仙鬼,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安慰,或者帮助幽界的鬼魂拔度超升、或得道登升仙界。

如果道门科仪离开了通神和济度的功能,信众就不会来到道观做道场,也不会出现万商云集的庙会,也无法给做道场的信众以什么心灵的慰藉。

如果信众的心愿得不到满足,就不可能有宗教的延续。

为了表达道门通神和济度的功能,道门仪式的坛场总是随科仪的内容而幻化的。例如:在进表科仪中,法师假十尺大小的地方,铺设罡单,作为九重之天,随着道曲,踏着禹步,像臣子叩见君主一样,送达简牍章奏。

因此,在进表科仪中,法师的大部分功法都是在罡单上完成的,而罡单上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北斗七星、二十八宿等仙境之物,象征仙界,象征着法师的元神出窍,云游天庭,把信众的心愿飞送给神灵。

在净坛、进表等科仪中,有时道众分班旋绕,犹如仙班在仙界灵霄中,慢行赞颂,“瑶坛偈”唱词:“瑶坛设象玉京山,对越神霄尺尺间;宝黍空浮瞻妙相,珠廉高举瑾天颜;云驭龙降临法界,风烛龙灯映宝台;三界十方齐降鉴,庞留洪神满人间”,描写了神仙世界天庭君臣相见的场景,表达了信众祈福的愿望。

同时,道士阐影科仪时,都会诵念经文中道教天尊神名号,祈请神灵光临醮坛,“金钟交彻,玉磬和鸣,召十方阳德之灵,集九地阴冥之宰,普临法会,共证斋功”,如地狱灯仪、亡斗等,炼度科还会召集九幽孤魂野鬼临坛。人们在坛场里虽然看不到神灵的身影,也听不到神灵的声音,但是,道教认为,只要按仪行事,神灵是会来到坛场听到道教徒的祈请和信众的愿望的。

另外,在有的道教科仪中,法师还要施符法召请天将神吏蒞临坛场,或者法师在行仪时把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