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重返1977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开张

第一百六十一章 开张(3 / 6)

几乎全部的外国人只要来京城,恨不得都得往这儿跑一趟。

此外,还有从全国各地来京的旅客呢。

这些人瞻仰完了天安门,就得奔这儿来啊。

要知道,其实就属这两种人钱包丰厚,贪图新鲜。

而且当年信息闭塞、物流也不发达。

像糖葫芦这种属于北方特产的东西,南方人还都没见过。

那掏他们的兜里的钱还不容易吗?

偏偏无照商贩还没法在这儿做买卖。

国营单位呢,又不愿意动这脑子。

这也就让这儿成了洪衍武他们独享的商业宝地了。

到处都是大肥羊啊,消费层次不一样,又没有竞争。

所以坐地起价,当然得卖的贵点儿。

这种情况下,要非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不成傻子了吗?

其次呢,东西也是真好啊,也算货真价实。

并不像巩汉林卖一百八一杯的宫廷玉液酒那么名不符实。

要知道在这个年头,物资管控也就刚开了道口子,国家松开的手指头缝儿有限。

像昌平、怀柔、密云这些山楂、山里红的产地。

每年的新果儿、好果儿,仍旧优先供应国营食品厂。

冰糖更是国家硬性划拨,统购统销的物资。

所以像老百姓做糖葫芦的原料,只能靠卖给食品厂之后剩下的小果子,他们更找不着冰糖。

这在成本上就差着档次呢。

以当时的具体价格来算一算成本。

九毛钱一斤砂糖,九毛八一斤冰糖,优质山里红三毛七一斤。

真做出来的东西,洪衍武他们的“山里红”一串儿成本就差不多一毛四五。

老百姓却可以降低到八九分钱。

而这种成本的差距,不是凭空造成的,必然体现在了质量上。

老百姓缺乏好的原材料,又为了卖个便宜。

那做出来的还谈得上什么档次啊,什么讲究啊。

只要是糖葫芦的样儿,有人买就得啦。

洪衍武他们的玩意那可不一样。

那果儿大、饱满、鲜亮、糖薄、晶莹剔透、流光溢彩。

味儿地道不地道都甭尝,就凭这卖相,光看着就那么诱人,已经够引人垂涎的了。

老话讲,货卖一张皮啊,这是万古不变的道理。

人不但以貌取人,也爱以貌取物,东西越好看越容易获得顾客好感。

而最后,基于这个道理,洪衍武还深层次的挖掘了一下细节,做了全方位的包装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