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重返1977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时地利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时地利(3 / 4)

下面,小个儿的在上面,中间用根竹签儿穿起,像个葫芦似的,故名糖葫芦。

这个说法儿,在《晚清宫廷见闻》中有,大概是可靠的。

而这东西真正开始在民间盛行,并且演变成近代糖葫芦的模样。

其实是始于清末,是由京城老号“不老泉”、“九龙斋”和“信远斋”,按宫廷做法,把这玩意改良之后推广在民间的。

也正因为制作方法不难,简单易学。

再之后,民间的穷苦人也开始自己制作贩卖,来靠这玩意在冬天挣几个小钱。

于是每逢入冬,京津街头便会有小贩或担着挑子,或扛着稻草桩子。

上面插着用山里红、海棠果、山药、核桃仁等原料穿成的冰糖葫芦,走街串巷叫卖。

一到隆冬时节,更是卖冰糖葫芦的旺季。

想想看,眼下卖这东西那不是正应季吗?

再加上如今没有国营单位卖这玩意,竞争对象只是零散小商小贩。

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空间无限啊。

这就是天时。

另外,干这个也占着地利呢。

这可不是指洪衍武和故宫景点已经搭上了关系,已经有自己的兄弟成了驻扎在那儿的先头部队。

那算什么呀。

这话真正的意思,是指服务公司背靠“北极熊”这棵大树。

在进货渠道、生产资料乃至经营权上,都有超人一等的先天优势。

别忘了,“北极熊”本身就是京城食品大厂。

其生产的各类水果罐头,尤其是“山楂罐头”,在京城长期居于垄断地位。

所以要说制作糖葫芦的原料,无论是主料还是辅料,服务公司只要有需要,一点都不带发愁的。

因为有了杨厂长首肯,服务公司可以直接从厂里车间写条子调拨原料,按进货价算。

不但价廉,而且质优。

甚至假如跟车间负责人关系好,还可以直接提取冲洗处理好的原材料。

是又干净又卫生,还省事了呢。

至于做糖葫芦所需的空房子、熬糖锅和水板儿,那也全都是现成的。

小食堂就有个二十平米的空屋子,搁着没用的一些杂物,收拾出来马上能用。

锅和板儿直接从大食堂拿,庞师傅回头再写个单子,自己从厂里再要新的,等于就是白给。

其实就连给卖货的三轮车进行改造,在车上加个密封的玻璃罩子,基本上都是靠的人情,占了厂里的便宜。

因为洪衍武大食堂里弄了两盒鸡块,又用公款买了两条好烟,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