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巨大的。
因为这不同于把外国生活最好一面呈现出来的电影电视和杂志小说,好多人都知道是假的。反过来这些人都是亲眼目睹,才显得更有说服力。
于是几乎是于无意间,这些人的片面认知,便把西方世界那种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成功塑造成了完全无缺的形象,强烈触动着国内精英阶层下一代的神经。
那么共和国最初一代的“出国迷”,也就在那些原本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自身处境的阶层中诞生了。
像周曼娜就产生了一种很唯美的错觉。
她认为只要能“出去”,就是到了天堂,那里到处都是鲜花和美酒,什么都比国内要好。
在这个问题上,她态度第一次明朗化是在去电影院看完《牧马人》之后。
当时周曼娜跟杨卫帆谈论起许灵均的选择时,认为男主角太傻了,明明有个有钱的老子,却白白放弃出国的机会。
杨卫帆当即反驳,说那是一个男人的责任感,如果换了自己,为了妻儿也会放弃出国的。
他本以为周曼娜听了会感动,没想到周曼娜却说,她一定选择相反。自己出国后,会把家人也都带到国外。
为此,杨卫帆和周曼娜就发生了一场有关价值观的争辩。
杨卫帆认为再好也没有家好,别处再好也是异域他乡。
他相信,只要大家协力,假以时日,一定能把国家建设好,追上甚至超越西方发达国家。
至于出国,有留学和考察的必要当然可以出去,但只要是爱国者,出去就一定要回来报效祖国。
否则就是因为崇洋媚外在白白浪费国家的外汇和培养机会,是一种背叛和犯罪。
可周曼娜听了却笑他古板得像上一代人。还说他的愿望都是海市蜃楼一样的痴心妄想。
因为就冲他们楼里的管道居然修个半拉月都修不好,共和国就永远不可能追上人家,只会差距越来越大。
这么着谁都说服不了谁。最后杨卫帆就先懒得理论了。
因为照踏勘,反正争个胜负也没必要,这不就是瞎逗咳嗽嘛。既然说不通,白费这吐沫干嘛。
他就用一句很现实的话结束了一切。
“曼娜,我提醒你。你可是个军人,又去不了,惦记也是白惦记。以后你就别说这种话了。让人听见,会为我们造成不好的影响。”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反倒提醒了周曼娜,她还真为出国的理想开始付诸行动了。
没过几天,她就以受不了部队日复一日一成不变的环境为借口,央求父亲给她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