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龙须沟》,西看《汾水长流》”开始。
一直到“请您《千万不能忘记》,我一直在《战斗里成长》,我《以革命的名义》将我们《年青的一代》在《大风浪里的小故事》讲述与您,不知您听后《满意不满意》”结束。
中间把把近百部影片串连起来,效果大概跟相声的贯口差不多。
洪衍争是干活儿的时候,天天听旁边的工友念叨的。但他自以为记住了,可台词特别的长,真说起来就不一样了。再加上又有点不好意思,说的很是磕磕绊绊,最后差不多忘了小一半。
但即使如此,秉着鼓励为主的原则,大家还是一起予以掌声。
特别是洪衍武,拍巴掌格外卖力。在他心里,兹要能看见老大尴尬出丑,那就是最大收获啊。就为以后还有这种眼福,自然要鼓励,而且要大大的鼓励。
接着就轮到了大嫂徐曼丽,她可比自己的丈夫更不好意思。
可说实话,徐曼丽的嗓子不错,表演的评剧《报花名》水平却比洪衍争要高多了。很有点小新凤霞的味道。而且自己分饰两角儿,也很有趣。
虽然唱到“冬季里雪纷纷,梅花雪里显精神,水仙在案头添呀添风韵,迎春花开一片金”就提前结束了。
但这次大家都是由衷的鼓掌喝彩,认为真的不错。
尤其洪钧冲在了头喽,把巴掌拍得通红。不用说,这就是显出亲儿子的好处来了。怎么都向着亲妈。
只是他嘴里嚷着“妈,比爸强多了”,这一点却着实不智。看他老子那横眉立目的表情,说不准何时报应临头。
再下面,既然大哥大嫂都演过了。洪衍武一句“女士优先”就把“糖心儿”推到了前面。
大家本来还担心“糖心儿”抹不开面子呢,王蕴琳不能不宽慰了几句。可谁都没想到,“糖心儿”不但挺放得开,而且节目居然更好。
她今天表演得是京剧《卖水》里丫鬟梅英的台词儿。这是她小时候跟着“阿狗姐”听京剧唱片学会的。当时让她感兴趣的是从正月到十月的花名。觉得跟顺口溜似的,时常听着模仿,也就这么会了。
事实上,还就该着她出彩儿。
因为这套词儿是她是从小到大念熟了的,即使紧张也难以有失。而且这折戏纯粹是数板儿,不需要唱,相对容易。加之她声音又娇嫩,天生清亮,自然演绎得味道实。
虽然并无行家指点,可连洪禄承和王蕴琳两个听老了戏的人都不能说不好。更是把洪衍争、徐曼丽、洪衍文、洪衍茹和陈力泉这几个没听过这出老戏的人,给听得极为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