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现在能“混得壮”的主儿,远比过去的老一辈儿心眼活泛得多,他们更懂得用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赢得竞争。
于是一旦有了这种机会,想冒头的主儿或是彻底投靠成名势力,或是以定期给人家抽头儿的条件,求某位已经成名的“玩主”背后撑上一把,来把握住这难得机会,确定自己的地位。
从本质上说,“弓子”和“八叉”就是这种关系,“二头”登门求洪衍武帮忙,也证明了这种情况的普遍性。同时也是因为整体“玩主”圈子大气候的转变,“弓子”和“八叉”才会一直甘心维持着只占半条40路线的现状。
所以说像过去那种,只单纯地依靠自身力量,敢于公然“立棍”,用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方式来宣告成立一方势力的情况,基本已然杜绝消失。
因此当时,菜市口街头的各位“玩闹”们,眼瞅着洪衍武和陈力泉这两个年纪不大的年轻人,居然这么张扬,这样的嚣张和无所顾忌。您说,谁又能相信呀?
然而,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这一切,还就真实地发生在众多“玩闹们”的眼皮子底下。
“,是我眼花了吗?这不是‘炮哥’说过的‘立棍儿’吧!”
“废话,你看像卖擀面杖的吗?”
“‘老莫合’,你说这俩小子是哪儿的?这是想‘翻篇儿’啊,够霸气的!”
“这话可犯酸啊。‘二金子’,你有气没用,有本事也过去亮亮相去。”
“本哥们儿向来不做自己嘬死的事儿。”
“你得了吧你,头天喝多了,是不是你丫说早晚要弄前门‘瑶子’的?”
“‘老四’,你口下积德吧,诚心坑我是不是?那可是‘瑶爷’,我还敬过一杯酒呢,一直都无比尊重……”
“瞧你那点出息,下回就欠给你丫按手印。”
“差不多行了!玩笑别开大了啊,真跟你急……”
此时的菜市口街头上,占据多数的自然都是些没什么见识,处于各个团伙最底层的“小玩闹”、“小佛爷”,虽然个个不服气,可还真没几个敢过去干涉的,多半都存了看热闹的心,在一边自娱自乐地吵吵着。
其余不多的几个,有名有号的真正“玩主”,却正因为认出了眼前二位是谁,反倒都空前地严肃起来。
天桥“小地主”的傍家儿“刺儿梅”,脸上因为兴奋泛着红红的颜色,牛街“宝强”手下的“大佛爷”“马老四”,一双手在搓来搓去,广安门“大老屁”的得力干将“宝福”,被快抽完的烟蒂烧着了手一点知觉都没有,天宁寺的“大民子”则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