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儿子洪钧晚了,可却带回来一个布袋子。进门的时候,她眼里还放着光。
洪衍争一看老婆这么高兴,有点莫名其妙,赶紧问怎么了。
结果徐曼丽把口袋里的东西往外一掏,亮在众人面前,当时就把一屋子的人给惊着了。
敢情在节后,徐家来了一个从山(西)汾阳的远亲。这个人是当地一家酒厂的,刚刚提升为副厂长,因为公务第一次来京出差。
在当年,进京的人员要想办成件事儿可是不容易。
不但手续繁杂,要盖的章无数,而且各个庙门的位置和权限所在,一般人都不一定能摸清。再说当年的办公风气也是能拖就拖,效率低得很。
所以这个徐家的远亲由于对京城的情况极不熟悉,在京里也就转向了,手里的事儿也就越拖越急。
不过好在他还有徐家老爷子这门亲戚,无奈下便来登门求助。而徐老爷子得知他的困难之后,也很尽心地帮忙引领、指点,跑关系,没多久,事情竟然是满顺利地办完了。
于是这个远亲走的时候,为了表达谢意,就通过合作单位的关系,给徐家人弄了不少的熟肉食品、罐头和糕点,此外还把他们酒厂的好酒留下了半箱。
所以徐曼丽这天带回来的,不但有一大盒子糕点,一只大烧鸡,四个水果罐头、四个午餐肉,六根又粗又悍的火腿肉肠,还有两瓶好酒。可谓是琳琅满目,花样繁多。
这些东西可挺沉的呢,徐曼丽带着东西又不敢骑车带孩子,实际上她是从幼儿园带着孩子和东西,一直推着车走回来的,这也是她今天进门较晚的主要原因。
俗话说“好事成双”,这可真算得上是一顺百顺。王蕴琳欢喜中一个劲儿地感叹,还是亲家贴心,有什么都想着这边。
就这样,这天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洪家的全家人异常难得地聚在一起吃了一顿既丰盛,又热乎的团圆饭。
洪禄承破例从床上起来了,垫着厚厚的被子也坐在饭桌前,他眼神慈祥坦然,用颤抖的手跟大家一样地拿起筷子自己吃饭。
而从厨房端着面锅进房的王蕴琳,神色一样的平静疏朗。她一揭锅,便使打卤面的香气充盈了整间堂屋。
洪衍茹帮着母亲给大家端面,端给父亲第一碗后,紧跟着第二碗就放在了洪衍武的面前。
洪衍武不好意思先吃,就把面碗让给大哥。洪衍争疼媳妇,就又推给徐曼丽。徐曼丽自然羞红了脸,最后竟又重新把面碗放回洪衍武的面前。
直到洪衍茹又端来两碗面,这番转着圈儿的客气谦让才算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