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墨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浮墨小说 > 枪炮,少女与钢铁 > 第216章 碰壁

第216章 碰壁(2 / 3)

g2型坦克(50毫米42倍径坦克炮),其余一千多辆则都是t-26、bt-7、t-35之流。

经过战火洗礼,帝俄部队步坦协同的技战术水平越发娴熟,坦克部队被誉为‘祖国的铁拳’,士气高涨。

玛丽安娜军队严格遵循着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指导思想,提前进入比利时境内布置防线。

意识到战争不可避免,比利时企图保持中立的幻想彻底破灭,公开宣布与玛丽安娜并肩作战,坚决抗击来犯之敌。

马奇诺防线的作用在战略上非常显著,玛丽安娜军队只需要驻扎三十几个师就能保卫长约四百多公里的边境线,由此节省大量兵力,得以在北部和比利时部署近百个师。

纵观局部,挡在伊凡罗斯军队面前的部队一共有99个玛丽安娜师级单位和20个比利时师级单位,计约260万人。

双方五六百万大军云集于低地三国,这样的兵力密度是空前的。

伊凡罗斯击败瓦尔兰德的一系列战役实际上是比较取巧的,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

现在却截然不同。

更小的作战地域集结了更多的部队,兵力密度和火力密度都高得令人发指,这是战役层面上的差异。

而在武器装备方面,最重要的仍然是火炮,尤其是抗击装甲部队的反坦克炮。

除了剑走偏锋的25毫米轻型反坦克炮,玛丽安娜军队还装备有mle37型47毫米反坦克炮,这是一种53倍径的长身管炮,可在500米距离上击穿77毫米厚度的垂直钢板。

虽然47毫米反坦克炮依旧无法正面威胁t-34,但至少可以轻易击穿其侧面装甲。

这带来的战术价值非同一般,要知道瓦尔兰德军队的37毫米反坦克炮甚至连t-34的侧面装甲都难以击穿。

正因如此,帝俄坦克部队的生存环境比之前艰难多了。

三月末的爆发于列日要塞以北的一场战斗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支玛丽安娜分遣队伏击了骄狂的帝俄坦克部队,分遣队以潘哈德装甲车吸引注意力。随后,埋伏在侧翼树林中的三门反坦克炮一齐开火,在五分钟内击毁八九辆坦克。

此外,对于师级防御阵地的布置,玛丽安娜军队吸取了邻国的惨痛教训,不仅在侧翼布置反坦克炮,还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阵地之间增设更多复杂的斜切阵地,布置反坦克炮和临时组建的反坦克步兵小组。当敌人的坦克部队突入纵深之后,可以最大限度的割裂步坦协同队形,各个击破。

地面战况如此艰难,空战亦是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