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孤家寡人一个,身体也还硬朗,去外地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在古代,五十多岁人已经儿孙满堂了吧,而这位老人一个人孤零零的,还要靠拉马车过活,这让杨夕乐的心里涩涩的,难受。
她想到了自己的爸爸杨明睿,不知道他过的好不好,身体好不好,钱够不够用...老爸是个科学家,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靠什么过活的?
“老伯,您贵姓”不知不觉,杨夕乐的语气变得很温柔,其实在她的眼中,职业根本就没有贵贱之分,人就更没有贵贱之分了。
看到这位年轻的公子这么尊重自己,老人很是感动,“公子,你折煞老汉了,我叫张福。”
“那以后我就叫您张伯了,张伯,这是一两银子的订金,请张伯您送我到离这里最近的城池就好,要立刻,马上!麻烦您了。”
奇怪的是,老人半天没有动作,这让杨夕乐很是疑惑,随后就怀疑是不是钱给的少了。其实,一两银子在青龙国具体是多少钱,她不是很有概念,她对历史很感兴趣,对古货币也知道一些。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所以,即使来青龙国有一段日子了,她还是不太清楚这里的一两银子到底相当于现代的多少人民币。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公斤大米,就是斤。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人民币计算至少也是两千元左右吧。
所以说,一两银子应该不低了。
“张伯,您这是嫌少吗?那二两够吗?”
杨夕乐又掏出一辆银子,递给张伯。
张伯看着杨夕乐手上的银子,如梦初醒,连忙摆着手,“公子,够了够了,一两都多了。公子您还是收回去吧,不需要什么订金的。”
杨夕乐硬把银子塞到他手上,“不用客气,您老拿着吧。”
张伯只肯收一两银子,“一两银子足矣,公子请把剩下的银子收好。”
杨夕乐见张伯大有她不收下银子,就另找他人的架势,只好收回银子。
“公子,离此地最近的龙城,你是要去龙城吗?”
杨夕乐一惊,回龙城不是自投罗网是什么?
“不是不是”杨夕乐略显紧张的直摆手,“除了龙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