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首先问问自己:我比较的东西是什么?我究竟想要什么?别人拥有的并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要学会接纳、尊重、欣赏和换位思考。
其次要寻找差距迎头赶上。一个人嫉妒什么,就意味他的自卑感在哪里,也意味着自尊心在哪里,同时意味着追求的目标在哪里。
客观分析自身情况,认真反思别人的优势所在,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达到那种水平,将注意力放在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上,而不是靠嫉妒把人拉下马。
最后,用正当的方式宣泄情绪,如找家人或朋友倾诉;通过运动排解负面情绪等,更要看到自身拥有的长处,发掘自身潜力,学会尊重自己、爱自己。
“嫉妒,可以说是人类最普遍的、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情感”,“在通常人性的所有特点中,嫉妒是一种最不幸的情绪。”这两句均出自罗素的《幸福之路》中的“嫉妒篇”。
与贪欲、懒惰那些恶习能让人体放纵的愉悦不同,嫉妒带来的只有痛苦,但我们却乐此不疲。
从个性特征来看,妒忌心重者往往好胜心强,自制力差,心胸较狭窄,注重个人得失,不能够关心别人。
嫉妒是一种低劣的情感,是交往的大敌。它可使亲人、朋友、同事间的友谊丧失,感情破裂,关系紧张,重者会造谣中伤,甚至导致攻击、破坏别人的行为,嫉妒的长期持续还可造成心身疾病。
黑-格-尔曾经指出“嫉妒是拿别人的成绩来惩罚自己”。
你羡慕过别人吗?你想过要当别人吗?你偷窥着、比较着,怎么人家真的比自己过得好?当你发现你曾经羡慕的人,其实也有着和你一样的麻烦和苦时,你是不是又要偷着乐一会儿呢?那些“恨你的人”总能找到理由来批评你,甚至诋毁你。
他们不愿意去做你所做过的事,不愿意同你一样做出牺牲,也不愿意花时间心血去工作,他们只是嫉妒你的成功,却永远懒得去花时间和力气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一个埋头于自己的人生追求的人,是无暇顾及别人琐事的。俗语说“无事生非”,系出于此。
有时间嫉妒别人。正说明这个人没有理想,胸无大志。无所事事,只能靠拿着放大镜挑别人的刺。寻别人的短。
倘若得逞,便如嗅了罂---粟,以此来麻痹自己,乞望获得片刻的心理平衡。
如果你想不走寻常路,做出些非凡的成就,那你就要明白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对你的成就心生嫉妒与怨恨。
其实,别人永远是别人,你永远是你,与其羡慕和嫉妒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