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x10^3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
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
从中心到025太阳半径是太阳发射巨大能量的真正源头,也称为核反应区。在这里,太阳核心处温度高达1500万度。压力相当于3000亿个大气压,随时都在进行着四个氢核聚变成一个氦核的热核反应。
根据原子核物理学和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关系式e=mc2,每秒钟有质量为6亿吨的氢经过热核聚变反应为596亿吨的氦。并释放出相当于400万吨氢的能量,正是这巨大的能源带给了我们光和热。但这损失的质量与太阳的总质量相比,却是不值一提的。
根据对太阳内部氢含量的估计。太阳至少还有50亿年的正常寿命。
太阳看起来很平静,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剧烈的活动。
太阳由里向外分别为太阳核反应区、太阳对流层、太阳大气层。其中22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地球,成为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太阳表面和大气层中的活动现象,诸如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喷发(日珥)等,会使太阳风大大增强,造成许多地球物理现象──例如极光增多、大气电离层和地磁的变化。
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增强还会严重干扰地球上无线电通讯及航天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卫星上的精密电子仪器遭受损害,地面通讯网络、电力控制网络发生混乱,甚至可能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中宇航员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监测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强度,适时作出“空间气象”预报,越来越显得重要。
4000年前古时候祖先肉眼都看到了像3条腿的乌鸦的黑子,通过一般的光学望远镜观测太阳,观测到的是光球层的活动。在光球上常常可以看到很多黑色斑点,它们叫做“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的大小、多少、位置和形态等,每天都不同。
太阳黑子是光球层物质剧烈运动而形成的局部强磁场区域,也是光球层活动的重要标志。长期观测太阳黑子就会发现,有的年份黑子多,有的年份黑子少,有时甚至几天,几十天日面上都没有黑子。
天文学家们早就注意到,太阳黑子从最多或最少的年份到下一次最多或最少的年份,大约相隔11年。也就是说,太阳黑子有平均11年的活动周期,这也是整个太阳的活动周期。天文学家把太阳黑子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