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伴奏起来,大屏幕转换的时候,将胸麦别好,然后一个转身。
之后,再转过来的时候,整个人的气质,完全不同了。
这特么,是有多自信,方才会从台下直接走到台上,之后再去调整状态。
“我特么的看傻了。”身边的一个大哥直接爆粗口。“这也行?”
“不愧是古风大神,就是有个性。”
“那个转身好帅啊!”
“爷什么时候能有这么潇洒?”
这段能播么?
肯定不能啊!
那呈现出来的画面就是,完美的一个转身之后,就开始唱了,至少,直播前的观众会看到这样的一幕。
这样就已经是很完美了,你只管作,其他的留给后期。
因为哪怕是直播,画面和场面,也有延迟的,有的敏感的地方,也会掐掉,或是剪下来当花絮,或是直接就给剪没了。
算是给后期找麻烦了。
但是不得不说,节目效果,满分。
音乐轻轻的起来,那是一首古诗词编曲的古风歌,很长,但是李光澈却给简略了许多,原汁原味的词,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缩减了一些而已。
这就是一种改变,姜然认真的听着。
不得不说,李光澈的声音是真的老天爷赏饭吃,每一个腔,都能够拿捏的恰到好处,嗓音清脆,如同瓷器碰撞一般,美不可言。
舒缓的写景抒情之后,便是到来了高潮部分。
高潮部分,依旧是古诗词的填词,只不过是改良了一些戏腔的用法,戏曲和戏腔的区别,便是在于此处了。
姜然开始记下调子,小声的哼哼着。
戏腔刚刚一出来,整个场内,一片沸腾,太好听了,美,声音之中,将一个琵琶女的高潮的演奏技巧完美的表达了出来。
“这个戏腔......”吴汐看了姜然一眼,面上带着忍俊不禁的笑意,“跟你学的吧,半赵半姜的。”
姜然,“......”
半赵半姜可还行!
这话是怎么说的,这个戏腔的发音,确实是跟他学的,但是调子可跟京剧没有什么关系,要是真的唱成了京剧,那就真的是开倒车了,好不容易的从传统文化之中走出来,又走了回去,那就不是古风歌了。
“你觉得,很像我的发音么?”
“这哪是很像啊,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你的唱腔风格,我在斗音上都刷遍了,就那几个转腔的路数,就是从你那学的吧,他唱的第一句,我就能够听出来,这风格,真的是独一无二了。”
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