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对许晨来说,实在是无法代入进去,认同任何一方的观点。
……
人文学院,阶梯大教室。
许晨从后门进去,才发现阵仗还是很大。
偌大的阶梯教室,坐了至少三分之二的位置。
最前面居然还有三台摄影机,摄影师穿的工装马甲上,印着“沪城电视台”的标志。
许晨挑了中间靠过道的位置坐下了。
四下看了看,又听了听身边观众的言语,才知道这些学生除了同海大学的,也还有来自沪城外国语和华海政法的,看来是给自己的辩论队加油的。
还有些人带了些加油的牌子和横幅。
除了印着学校名称的,许晨竟然还看到两个直接印着“吴霏霏”名字的。
看来这位“吴家大小姐”,在沪城外国语大学也是个风云人物。
没过一会儿,主持人示意安静,两方辩手便上场了。
阵阵掌声响起。
沪城外国语持反方,而吴霏霏是“三辩”。
她和身边的队友统一着装,扎起了一个高高的马尾,看上去倒是干练利落。
主持人介绍了到场评委和嘉宾,然后介绍今天的辩题。
正方观点:网络使人更亲近。
反方观点:网络使人更疏远。
许晨也是心中摇头,为这个争论的面红耳赤,到底有什么意义?
……
……
一个半小时后。
许晨百无聊赖,甚至打了个盹,才终于扛了过去……
刚刚台上争得面红耳赤,台下看的群情激愤,许晨只想找个安静地方睡大觉。
毫无代入感。
好在双方都已“结案陈词”,许晨跟着身边的人,也热情洋溢鼓起了掌。
……
最终,还是吴霏霏所在的沪城外国语拿到了胜利,但“最佳辩手”给到了对面华海政法大学的“二辩”。
许晨掏出手机,还是情商颇高的,先给吴霏霏发了一条短信:
【恭喜吴大小姐!刚刚你表现的太好了,我觉得最佳辩手应该给你的!】
……
二十分钟后。
密云路上,一家港式茶餐厅。
许晨和吴霏霏,坐在了角落一处安静卡座。
吴霏霏本来想去吃同海大学食堂的,但许晨觉得还是太显随意了些。
毕竟上次许晨去沪城外国语,吴霏霏可是带他认真下了馆子的。
许晨还是展现情商,一直向吴霏霏说着恭喜和客套的话。
吴霏霏似乎很是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