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有脚蹬子,造价便宜。
一个就是‘电动摩托车’,偏南派的风格,造型时尚,有类似摩托车的踏板,造价贵不少……”
众人又看了看投影幕布上的两个方案,确实是如许晨所讲。
其实这些都算是浅显的洞察,但如果不是许晨说出来,还真未必可以意识到。
尤其是“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概念比较,一开始还真是没有想到。
许晨接着道说:
“我个人,倾向于‘电动摩托车’的方向,也就是带踏板的、豪华型的高端产品。
我们如果做‘简易型’的产品,基本上没有竞争力。
津市的几个厂子都在生产这类电动车,价格也已经打到很便宜了。
咱们除非不赚钱,牺牲利润去倾销,才有机会打开市场……”
“现在南方的‘豪华型’电动车,在北方还没有大的经销举措。
我们在北方市场推出带踏板的、豪华型的车子,相较于津市的‘简易型’便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当然定价上,可能我们还是要牺牲一些利润,不能定价过高。
否则用户还是会贪便宜,去选择简易型的产品……
不过当前市场情况下,各家的定价都还是有很大利润空间的,也就给了我们操作的空间和幅度。”
杨从新轻轻点了点头,却又开口问道:
“你觉得哪个定价区间合适?”
许晨想了想:
“要结合成本去看……
我的建议是,价格上比北方主流‘简易型’产品贵15-25%。
成本上,控制在比其高20%-30%的区间。
利润上,10%-20%差不多了……”
他顿了顿:
“以这三个标准,平衡各方面的成本和最终定价。
基本上就可以保证咱们的利润,同时也有一个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格区间。”
郭亮想了想,点头说道:
“这个算法,倒是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他又看向杨从新和方骏:
“那产品的造价上,还是得仔细盘一下。”
许晨接着道:
“还有一个,我们的定价,最好比南方、苏省的‘豪华型’产品,能低10%-25%左右……
我估计一年之内,南方的那两家公司,也会开始尝试打开北方市场的经销了。
这样等他们进来时,我们的产品还是有价格优势的。
他们全国统一定价,也没办法南北方价格差异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