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臣们具体商议。”
“当然,幼常之略,亦会在寡人的考虑之中。”
言外之意,这个会上你马谡说的话,大伙儿听个乐呵就行了。
因为真正拍板决定具体战略的,那肯定是李翊、关羽、张飞、陈登这些国家高级干部。
你马谡算哪根葱,敢来指手画脚?
不过刘备这话既敲打了马谡,也给这位年轻人留足了面子。
会议接下来持续了一个时辰左右。
至结束时,众大臣纷纷离去。
孔明亦待离去时,忽被身后的刘备叫住。
“王上,还有何吩咐?”
诸葛亮恭敬地朝刘备作揖行礼。
刘备瞥了一眼诸葛亮身边的马谡。
他是诸葛亮的功曹,也就是秘书。
几乎是与诸葛亮形影不离,开会结束了也要一起走。
“……哦,寡人与你家先生谈点事情。”
“幼常就先下去罢,到外面去等候。”
刘备微微一笑,冲马谡说道。
“喏。”
马谡施礼,躬身而退。
目视着马谡离去的背影,刘备默然良久,才缓缓开口:
“孔明观马谡之才何如?”
诸葛亮一愣,似乎没有想到刘备单独留下他是为了聊马谡。
“此人乃当世英才,不可多求。”
“亮平日行务之时,亦多问计于他。”
“不知大王缘何有此一问?”
刘备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不然,寡人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说着,面向诸葛亮,语重心长地沉声说道:
“孔明宜深察之。”
诸葛亮眉头皱起,他暗想自己用马谡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
并不是大王说的那样言过其实啊?
人家明明很有军事谋略啊。
“幼常之才,吾亲试之,确为栋梁。”
“王上谓其‘言过其实’,岂非见其论策之时,意气太盛,不循士人谦抑之道乎?”
当信吾鉴人之明。”
诸葛亮暗忖道。
他认为是马谡刚刚的发言太狂了,刘备不喜欢望这样的狂士,故而对他有偏见。
但诸葛亮性格是很有包容性的,他觉得马谡这种有理想有朝气的小伙子,才是齐国未来的栋梁。
所以我应该相信自己的判断。
“……喏。”
当着刘备的面,诸葛亮也不好出声反驳。
因为他没办法马上论证刘备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