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其实董允、蒋琬也不能石锤魏延造反。
只是在面对两大权臣的争斗中,两人鲜明地站了队而已。
就连后主刘禅都觉得这件事有古怪。
他直接让蒋琬带领禁军去成都接应,处理杨仪与魏延的争端。
却并没有着急给魏延定罪。
而蒋琬更是一个人精,他领到任务以后,直接慢慢走。
因为他知道慢一点,争端自己就解决掉了。
他便不用卷入这场争斗中去。
最后果不其然,魏延到底是没能斗过杨仪。
轻松被杨仪策反了军队,然后被马岱所杀。
如此你便能看出,魏延在军中、朝廷根本没有重量级的盟友。
出了事儿,没一个人帮你说话。
即便你再是位高权重,已经是“假节,征西将军”,军中的一二把手了。
可没了刘备、诸葛亮的庇护,也难逃职场内斗被杀的命运。
魏延也是蜀汉阵营中,唯一一个被屠灭三族的将领。
由此可见,人情世故在职场中是多么重要。
尤其是政治职场,更要如履薄冰,小心谨慎。
三日后,
南皮城外,三军整装,旌旗猎猎。
刀戟如林,战马嘶鸣,震彻云霄。
刘备身披金甲,腰悬宝剑,立于高台之上。
城下将士见王驾亲临,无不振奋,齐声高呼:
“汉室兴复,誓诛国贼!”
声震四野,山河为之动容。
刘备举酒对李翊及诸将道:
“司马懿此人,寡人略闻一二。”
“此辈诡诈多谋,然卿等皆世之虎臣,必能克敌制胜。”
“孤在此静候捷报,待凯旋之日,当与诸君痛饮庆功酒!”
言罢,亲自斟酒,赐予李翊。
李翊双手接过,慨然道:
“臣受王恩深重,此番出征,必当竭忠尽智。”
“不灭司马,誓不还师!”
随即一饮而尽,掷杯于地,铿然有声。
三军见状,士气愈振。
擂鼓震天,号角长鸣。
李翊翻身上马,扬鞭南指,大军浩荡开拔。
刘备目送良久,直至烟尘渐远,没于视野之外乃回。
……
司马懿闻说李翊大军到来之后,当即率军,到漳河处下寨应敌。
此前与李翊的初次交锋中,被他先下了一城。
现在轮到战场交锋,司马懿下定决心要找回面子。
副将郭淮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