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使得在淮南镇守的陈登,几乎没有太多战事压力,可以安心发展内政。
以致每年上交上百万斛粮食到中央去。
但坏处就是,由于过于和平。
淮南水军缺乏实战训练。
虽然淮南将中不乏甘宁、蒋钦、周泰等水上好手。
可任凭将领训练的再是精熟,肯定比不上实战进步来得快。
反观东吴,亦不乏周瑜、吕蒙等优秀的水战统帅。
但人家常年与黄祖实战,早已个个龙精虎猛。
单说水上,确实是天下数一数二的水军了。
不过这也是由于两国体制不同。
齐国是典型的稳扎稳打,发展内政的同时,减少国力消耗以对外战争。
常年在北地作战,军费开支其实也不低。
刘备只能是保证齐国水陆两军不偏科的情况下,尽量维持住淮南水军。
但继续拨给水军更高的军费,那就真的没必要了。
毕竟刘备短时间内也用不上,打江南的收益也远远比不上河北。
李翊此话一出,淮南诸将的脸色当然不好看。
毕竟这是在仗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
但众将心里也明白,他们如果对上东吴水军,虽不至于打不赢。
但肯定是讨不到太多便宜的。
到时候落得个两败俱伤,折损的还是他们淮南派的势力啊……
众人一言不发,都在那里竖起耳朵听着。
李翊接着说道:
“吾虽在河北,然此下江南。”
“亦对比过南方水军的实力。”
“天下水军强者,不过荆州、东吴、淮南三支而已。”
”若吾等强攻荆州,必损兵折将。”
“吾不忍见此事也。”
话落,帐中寂然,鸦雀无声。
李翊望一眼众人,伸手竖了三根手指头。
“今我有三策以示诸君。”
“其一,让东吴攻坚城,耗其精锐。”
“其二,养我军锐气,待其两败俱伤。”
“其三,结好荆襄士族,不战而屈人之兵。”
说着,忽掷令箭于地,声若雷霆:
“夫用兵之道,当如养鹰——”
“饥则为用,饱则飏去!”
“今曹氏即困兽,东吴如饿鹰。”
“吾等且作壁上观,坐收渔利,岂不美哉?“
“诚所谓,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我等若于此时强攻,不过得残破之城。”
“而智取缓图,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