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
可这只是一种奢望罢了。
安阳城是夯土做的城墙,大水一冲就垮。
于禁现在只怕不会比自己好过多少。
曹仁如是想到。
忽有一将来报,于禁的安阳城已经被关羽用淮水冲垮。
三万大军,全部被俘!
此言一出,曹军众将,无不丧胆。
俘虏可比纯斩杀要强多了。
因为很多时候,即便敌人主动投降,你都不能收降他们。
因为你不知道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你就必须留人看守,但这样一来你的兵力也被分散了。
正如乳法段子一般,
法军挡不住德军,被德军平推。
结果因为太多法国民众向德军投降,德军为了接受他们的投降。
反而被拖慢了行军速度。
所以两军交战之时,除非已经完全控制住敌军了,不然都是应杀尽杀。
而即便敌人士气被打崩了,也是不可能在交战之时投降的,都是扭身就跑。
因为他们知道,跑了还有一线生机,不跑就是死。
所以,三万魏国精锐被俘,是一个极其震撼的战果。
有了这三万俘虏,就代表着齐国在未来的和平谈判中,拥有极高的主动权与弹性。
当然,其最大的效果。
还是对剩下尚在负隅顽抗的魏军,带来深深的震撼。
曹仁面色煞白,颓然地坐倒在地。
七军被俘,就意味着新城已经是孤立无援了。
魏公不可能在河北再凑一支三万人的七军过来救新城。
即便河北还有人,他也得留着防刘备。
眼下的曹仁真正成了瓮中捉鳖了。
众人纷纷劝谏曹仁说道:
“今日之危,已非人力可救。”
“不若趁敌军未至,乘舟夜走。”
“虽然失城,尚可全身。”
“否则关羽一来,吾等俱如于禁等辈一般,为阶下囚矣。”
来劝曹仁的都是城中的高级官员。
这也是政府的人员通病了。
一旦当大佬当习惯了,真遇上了事,就光想着怎么活命了。
于禁等人是这样。
关羽来了,他们来不及跑,就只能投降活命。
曹仁这边的人也是这样。
都劝曹仁趁关羽还没来,赶紧乘船跑。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退一万步讲,
众人逃命虽然是有私心,但从战略上讲的确是为大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