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是一个县的小吏,有一天来了京城的官员,县长也得听他的。
那么这时候你是去拥护那个京城的官员,还是拥护这个县长?
答案是你只能去拥护那个县长。
因为他是你的直系上属。
只要那个京官儿一走,那县长就是本地的最高长官。
除非京官儿把你一起带走,他成了你的直系上属。
否则你再怎么舔这名京官儿也是没用的。
这也是东汉二元君主制高度发达的原因。
哪怕是一个基层小吏,都习惯于直接向地方长官称臣。
正是由于这套利益关系,陈登当然要帮甘宁说话。
因为处置了甘宁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反倒会使自己在淮南的威信大减。
相反,保住了甘宁,除了提高自己在淮南的威望以外。
付出的代价,也仅可能是开罪关羽罢了。
说难听点,陈登也算是刘备的元从属下了。
论级别,他作为征南将军,本就是一统领一方的总司令。
同样是司令,即便你有这个权力。
也不能随便枪毙我的兵不是?
至少陈登是这样想的。
希望大家各退一步,此事就此翻篇。
并且他还强调了,大家都是为齐王效力的,别把事情弄得太过复杂。
搞得两边人马面子上都不好看。
“……哼。”
关羽一捋胡须,闷哼一声响。
“两军交战,各为其主。”
“杀死成何,本属无奈。”
“今又杀其子,绝其人伦,此非之丈夫所为也。”
“况汝属下乃生生将之虐杀乎?”
“此辈天性凶残,早晚为患。”
“依某之见,不若将之就地正法,以警示三军。”
以甘宁之武勇,射杀一个孩童,岂会一箭射不死?
适才他明明射了三箭,将那小孩生生虐杀而死。
这一点是令关羽最不能容忍的。
杀一小孩本就已十分过分,还是将他给虐杀而死的。
此行径未免就太过残暴了。
关羽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
平日打仗,他都不习惯杀小兵,专挑大将来杀。
是因为他骨子里便同情弱者。
就拿收降于禁这三万降军来说。
我们常说古代杀俘不祥,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将领都喜欢杀俘虏?
比如曹操抓到的袁军八万人,直接扣一个“伪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