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翊显然不满足于农业。
作为后世的商业精英,他非常清楚商业是绝对利大于弊的。
“国让觉得不可行?”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半开玩笑地说道。
田豫自知此事牵连重大,涉及国本。
不是他这个身份地位的人该多言的,只拱手说道:
“……此非末将所能言者。”
……哈哈哈。
李翊朗声一笑,也不再和田豫开玩笑了。
当即让他配合自己,颁布一系列法令。
首先是,设边市,立官营。
置互市场,专营皮毛。
李翊于幽州边郡,都设下“胡汉互市”。
然后仿汉代“关市”旧制,由官府主导贸易。
规定:“凡胡商入市,须持符验,以马、羊、毛皮易盐、茶、铁器。”
官府抽十一之税,利归府库。
立鞣革司,统制工坊。
于蓟城、渔阳、上谷、代郡等地,设“鞣革官坊”。
招募匠户,专司皮革硝制、毛纺成衣。
并颁布《工律》,规定:
“凡鞣皮、织毳,须经官验,劣者罚之。”
以确保品质,对利外销。
然后是规范织造。
定下毛织品的制造标准:
——“毯广六尺,厚三分。”
——“裘长及膝,毛密不透风。”
劣品不得入市,以保“幽州毳货”声誉,形成品牌效应。
然后便是牧民转匠,以工代赈了。
早在征辽东时,李翊便在那里搞了个以工代赈的初步尝试。
有了经验之后,李翊将此法全面推广至幽州全境。
招募边民入官坊,协助政府工作。
官贷牛羊,民纳毛皮。
所产羊毛官收其半,使民不困而国用足。
为了表示对幽州毳货的支持,李翊在幽州期间,全程穿皮革大衣,着羊毛外衫。
不论是在府上办公,亦或者是出外考察,与民交流。
李翊始终是穿着这身打扮。
真要说,李翊也算是当今时代的风云人物了。
当李翊穿上这身衣服后,自古到今皆有的“饭圈”文化便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人都开始争相效仿李翊穿皮革大衣,着羊毛外衫。
尤其是边境贸易打开市场之后,大量的皮革、羊毛原料涌入内地。
使得这身衣服的价格并不昂贵。
李翊不仅自己穿,他还规定,凡是在幽州县级以上的官员。
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