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议事。
府内,烛火通明。
阶下文武分立,气氛凝重。
曹操将程昱所呈之书,分与众人览看。
然后谓众人说道:
“李翊小儿!唆使匈奴掠我疆土,勾结马超辱我将士。”
“此仇不报,孤枉为魏公!”
当即掷下令箭:
“着夏侯惇点兵三万,三日后兵发齐国!”
随着楚魏同盟的签订,曹操做事也有了底气。
他的实力本就只是稍逊刘备一筹,所以曹操不敢轻易跟刘备全面开战。
可若再加个刘表,曹操便信心倍增。
“请息怒!”
说话之人,乃军师中郎将郭嘉也。
郭嘉有条不紊地为曹操分析:
“明公且息雷霆,臣观李翊所为,大有蹊跷。”
“若李翊真想开战,何不直接将冀州之兵,大军压境。”
“偏要假匈奴、马超之手,饶我边疆?”
经郭嘉这么一提醒,众人才觉得这事儿好像确实有点怪。
毕竟刘备是委命了李翊全权督管北方军政。
李翊是可以直接将北方之兵,单方面对外宣战的。
可李翊若真想开战,完全没必要用这曲折手段。
郭嘉捻着胡须,来回踱步。
“以臣观之,李翊所以为此。”
“一者,假手胡虏而不自出,使我魏国伐之无名。”
“二者,刘表坐拥荆襄,若我轻启战端,恐其未必肯出兵相助,反要坐观成败。”
“三者,近闻孙权近日与徐州交往频繁。”
“东吴在庐江大肆整顿水师,若见中原生乱,恐袭淮南……”
“我军一要忌刘表观望,二要忌师出无名,三要忌两线作战。”
“有此三忌,惟明公审度之。”
曹操眉宇间一川不平,低头陷入了沉思。
郭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那既是曹操与刘表签订的是“互保”条约。
即当有一方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之时,另一方将无条件参战。
可如今,是曹操主动要打出去,以刘表的性格,他愿不愿意出兵相助呢?
尤其曹操要打得还是冀州。
冀州殷富,对曹操来说当然有打的必要。
可刘表是个精细的人,他从中分不到半点好处。
哪里会帮你曹操去打冀州?
“……也罢。”
听完郭嘉的分析,曹操乃换了一个思路。
“即命曹洪率兵两万,出壶关,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