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已经没有威信了,迎天子没用。
但天下其实没乱几年,只要袁绍肯为天子撑腰,汉室不就支棱起来了吗?
天子有没有用,不正在于你们这些诸侯能把汉室扶到哪种程度么?
袁绍再嫁个袁氏女给小皇帝,人们只会觉得这几年只是一个小插曲。
我们又恢复到了外戚专权的常态生活。
第二,说天子在侧,什么事都得向他汇报,会很麻烦。
听不听天子的话,都很难办。
可是袁绍完全可以少见甚至不见天子。
我袁绍忙于扫荡群雄,匡扶汉室,实在无法面圣。
就请田丰、沮授或者许攸留在朝廷跟皇帝沟通。
出了岔子,那都怪这个对接人。
我袁绍不知情,又会有什么麻烦的呢?
总之迎天子的好处显而易见,迎天子的坏处却全是可以克服的。
袁绍对天子的态度,其实跟很多人很像。
直到现在,也有人不能理解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用。
群臣的谋,苍生的愿。
只叹本初最初的抱负,悉数成空。
三国到底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到头来,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
袁绍既死,审配就于榻前写了遗嘱。
嘱中明写袁绍将立三公子袁尚为嗣。
随后,刘夫人伏在袁绍尸前,哀声痛哭。
众皆去劝,刘夫人道:
“吾悲伤不能理事,烦请审公代为主持丧事。”
审配应下,一面治丧事,一面代理军国大事。
又急去请袁尚入堂,召文武过来,为之谒贺。
刘夫人生性善妒,此前将丧事托给审配,只是为腾出手来,处理袁绍的爱妾。
袁绍在时,刘夫人不敢妄动。
袁绍既死,刘夫人独掌后宫大权,兼之幼子继位后嗣,不可不谓权倾一世。
召来武士,命将袁绍五名宠妾尽数牵出。
众姬妾苦苦求饶,刘夫人只作不理,命武士将之尽数勒死。
既杀诸姬妾,刘夫人又暗想:
“吾家那口子在时,甚宠这几个贱妇。”
“今吾杀之,其阴魂到九泉之下与吾家那口相见,岂不告状于我?”
于是,又命人将这些姬妾的头发尽数髡去。
又将其面容以刀刺毁,尸体尽数焚于火中。
直烧的面目全非,这才心满意足。
待回去参加丧事时,袁尚已经披麻戴孝,号啕大哭了。
见着母亲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