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哥是荀彧。
赵俨即刻写了封书信,星夜送往曹军大本营颍川。
曹操在官渡前线,荀彧便是绝对的一把手。
书信送至荀彧面前时,拆开来看,其书略曰:
“今阳安郡当送锦绢,然道路艰阻,必致寇害。”
“百姓困穷,邻城并叛。”
“阳安亦有倾覆之危,不可不察。”
“且此郡人执守忠节,虽遇险境而不怀二心。”
“微善必赏,则为义者劝。”
“善为国者,藏之于民。”
“故以国家宜垂抚慰,所敛绢帛,皆还于民。”
“如此汝南可定,豫州全境可定也。”
赵俨提出了应对袁氏舆论攻势的办法。
那就是停止征收赋税。
当然,本来他们就已经征不上来了。
现在正好借此机会,给予百姓恩惠。
得民心者,得天下。
只要稳住豫州的百姓,那么那些观望的官员也无能为也。
荀彧在看完赵俨的书信之后,大喜过望,即回信道:
“君之所言甚善!吾当即白曹公。”
“公文下郡,所征之锦绢宜当悉数退还于百姓。”
荀彧的即刻以公家名义,将书信发往了阳安郡。
阳安百姓见此,上上下下,欢天喜地。
故阳安之地,暂时安定。
荀彧帮曹操保住了汝南的阳安郡,又发加急文书送到官渡前线,说明豫州动乱之事。
时曹操在官渡,待接到荀彧的书信过后,不由大惊失色。
“吾不过出征两月,何得豫州两地,仅颍川、阳安为我所有耶?”
曹操人傻了,好端端的,家没了大半。
众将皆劝道:
“今吾等迁治所于颍川,豫州若有失,则吾等无家可归矣。”
“不妨撤军,先回豫州平叛。”
曹操却果断拒绝道:
“吾若走,玄德必不能抗河北大军,中袁绍之计也。”
“袁绍见我两家联合,故于吾后背作乱。”
“今我若救豫州之急,袁绍必举全军攻打玄德。”
“玄德少我一军,诚难拒也。”
“彼若有失,则官渡破也。”
“官渡破,袁绍便可乘势南下,袭我许县。”
“届时,吾既无外援可应,又无内助可用,照样为袁氏所破。”
众将听闻,俱感到心急如焚。
暗叹袁绍好厉害的手笔,竟使我军进退两难,守也不是,撤也不是。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