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都怕控制不住。
万一他们是诈降,曹洪军营就完了。
最后还是荀攸站出来劝说曹洪,说两人肯定是真心投降,不必怀疑。
高览、张郃这才顺利进入曹营。
如此你便可以想象,这些年高览、张郃这些河北将领被这些派系斗争,折磨的精神状态有多惨。
“现在还不是时候……”
李翊并未详细解释,为什么现在不招募高览。
现在的高览能够总督一州军事,说明他在袁营的地位并不低。
不管你现在是把他杀了,还是把他登用了。
对袁绍来说,都损害不大。
与其等袁绍派一个新的可能更强的将领过来,接管青州。
倒不如保留一个有污点的手下败将。
就凭袁绍内部的“和谐”程度,郭图那帮人不可能不在高览战败这件事上做文章。
“好了,诸公今日一战,都辛苦了。”
“可回去畅饮,明日接着进军,攻打青州剩余郡县!”
李翊下了命令,众将士各自领命回去。
不表。
……
河北,冀州。
此时袁绍已经派了颜良、文丑到前线去。
他自领十一万大军在后,缓慢进军。
尽管袁绍的军令已经下达,可监军沮授仍站出来谏言说道:
“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
“请主公速速将之前线调回,否则必然生败。”
袁绍闻言大怒,暗道沮授莫不是在教我做事?
乃叱道:
“吾大军未发,汝怎敢妖言惑众乱我军心?”
乃欲将沮授斩首,众将劝勉乃止。
其实对袁绍而言,就算他知道颜良、文丑不能独任,也不能听沮授的。
因为命令已经下达了,即便知道我是错的。
就因为你沮授一句话,我马上朝令夕改。
那我这个主公的威信还要不要了?
以后还怎么领导我手下那帮兄弟?
郭图见沮授弱势,急忙趁机谏言道:
“禀袁公,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
“若其浸盛,公何以制之?”
“夫臣与主同者昌,主与臣同者亡。”
“此《黄石》之所忌也。”
“且御众于外,不宜知内。”
此话,显然是郭图给沮授写的小作文。
核心思想就是弹劾沮授权力太大,又目无法纪,刚直犯上。
太损您袁公的威信了。
臣下与君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