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的电动三轮车。
骆宁的老家,便在下面一个乡村。
虽然是地地道道的军人世家,但骆宁家却没任何特殊。
爷爷无非早年是当兵的,后来复原,在农村种地。
父亲也是义务兵参军,在骆宁七岁的时候,便已经牺牲。
早先,地方武装机构也曾关照过一段时间,但后来渐渐没人再记得。
十五岁的时候,爷爷奶奶相继去世。
家里全靠母亲一个人撑起来。
供养骆宁高中、大学一直到留学海外。
而今,四十五岁的母亲薛凤萍已经苍老许多,鬓角斑白。
常年靠种地生活,双手布满老茧。
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没有任何特殊经济来源。
两年前,骆宁要去国外留学时,曾在乡里引起一段时间的轰动。
但随着时间变长,也就没人在意这事儿了。
三间小平房,一处破落的院子。
正是骆宁的家。
位于村子中间。
院子里养着一群鸡鸭。
刚下地回来的薛凤萍洗完手,便钻进厨房准备做饭了。
“嫂子,嫂子……”
这时,两名中年妇女慌慌张张的从外面跑进来。
大都是村里的熟面孔。
为首的男子四十多岁,抱着一部大屏幕的手机,道:“你家骆宁,咋被米国警察给抓了?”
“啥?”
一听这话。
薛凤萍噌地一下从厨房里窜出来:“听谁说的?”
“嗨!嫂子,你看,这……这手机的新闻,都在这儿呢……”
男子将手机递过去:“你自己看嘛。骆宁被米国中情局拘捕,可能要面临终身监禁……”
“终身监禁啥意思?”
旁边的妇女茫然询问。
男子一拍大腿:“就是无期徒刑。”
“啊?”
那妇女猛地一惊:“这……这怎么会这样?骆宁多好的一个孩子啊……”
“先给我看看。”
薛凤萍赶忙用围裙,擦掉手的白面,接过手机,眯着眼端详了起来。
越看越心惊。
新闻其实谈不多正轨,只是头条一名营销号的软文。
只是,身为农村人的他们,哪里分得清这种正规性。
平日里在聊天群,连麻花藤生日红包都会转发,动不动就是发观世音菩萨的动图。
“这……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薛凤萍红着眼眶,将手机还了回去:“肯定是米国政府…